摘要: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不足 14%, 85%的需求依然依赖进口,供不应求问题严峻。本周,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龙头的晶盛机电受到资金追捧,70余家机构也对其进行密集调研,这背后有哪些投资逻辑?
近期半导体板块业绩爆发,AI芯片需求等催化剂不断。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物联网、汽车电子的发展将带来巨大新兴市场需求,中国将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下游需求和加工市场,依托政府政策支持,未来1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半导体芯片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板块也将孕育A股科技龙头。
据Digitimes北京时间10月12日报道,据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称,虽然中国大陆在积极地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隐形障碍将逐步显现出来,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努力防止它们的先进技术流入中国大陆地区。
庞大信息社会的根基是一枚枚小巧的集成电路,通常被人们称为“芯片”。别看芯片“身材小”,他们“喂养”着现代工业,手机、电脑、家电、高铁、电动车、机器人、医疗仪器等离开他们根本无法运转。
特朗普自竞选以来就在经济和贸易上表现出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强调要“保护”美国产业。反观中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优质产业有着强大的需求,使中国资本积极进行海外投资与并购。
存储器作为智能终端产品中的重要元件,一直是芯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今年以来在存储器芯片领域受关注的行业事件中,东芝出售存储芯片业务绝对要算在其中,且近日又有关于此事的消息传出。
日前,苹果宣布与贵州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投资10亿美元在贵州设立数据中心(Data Center),用来储存中国当地消费者所使用的iCloud数据。这让半导体业再次聚焦贵州,试图挖掘更多蕴藏的商机。
近期大陆紫光集团抛出旗下紫光国芯终止对长江存储的股权收购,成为两岸存储器产业震撼弹,紫光国芯原本要100%收购专职3D NAND业务的长江存储,但紫光内部评估长江存储未来要进入获利阶段,可能要等上5年,因此,紫光国芯暂停该收购案,但紫光仍强调长江存储需要的人民币386亿元(折合新台币逾1,700亿元)资金全数到位,建设时程一切按既定计划。
7月16日晚间,紫光国芯公告称终止对长江存储股权收购计划。这是紫光国芯继2015年800亿定增失利、收购台湾力成与南茂部分股权计划接连折戟后,首次转向内部整合后的又一次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