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一早,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湖畔的旅游东路上,环卫工人老孙正准备如往常一样打扫路面,一辆从未见过、造型奇怪的扫路车却出现在他视野中。这辆车前面戴着几个摄像头,头上还顶着一个“小转盘”——这是一台被称为“蜗小白”的无人驾驶扫路车,可以在雄安新区自动驾驶清扫道路,未来可能会取代老孙的工作。
最近,美联社盘点了去年美国公司“大赢家”,排在榜首的是亚马逊。在观察者看来,这家积累了大量大数据,对数据分析成熟度远远超过同行的公司,“把技术平台优势运用到了每一个领域”;因为长期保持对用户行为的追踪,它也一直在提供更加卓越的个性化购物体验。“数据就是力量”,如何让数据“开口说话”,为社会服务,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画面中看似混杂无序的小碎片,经过成倍数据的叠加,最后形成一张大象的图像。当数据达到量变和质变的临界点时,人们可以清晰看到数据背后的故事,这就是大数据。而数据如果不相关联和分析,就无法创造更大的价值,好比有人只看到大象的鼻子,有人只琢磨大象的尾巴,但是怎么也看不到大象的整体。”
但两年后的今天,郭台铭显然镇定了许多。近日,鸿海在中国台湾举行的一场临时股东会上,他表示,鸿海不再是代工厂,已从硬件公司转型到平台公司。同时他对外宣布将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进行重大投资,未来5年内提供1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1.43亿元),从AI人才培育、IoT工业场域应用、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全力推动集团转型成为AI驱动的工业互联网企业。
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不论是智能安防、智能客厅、智能卫浴等智能家居,还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智能装备成果已经广泛应用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与趣味。不过,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渗透,人们也发现,智能设备正在通过庞大的后台支撑系统对不仅是用户的基本信息,更多是在生活习惯、社交爱好等领域记录甚至是搜集着个人隐私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大数据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风口。1月30日,由天津市创业孵化协会、科技日报联合主办,海量大数据重度孵化器承办的大数据助力创新创业论坛暨2018年第一期创业孵化大讲堂在中新生态城科技园举办。
“过去几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辅助工作,如财务、办公系统的数字化,现在则面临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方面去实现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华为广东企业业务部部长陈斌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其中“上云”极大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在宁夏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上,政协委员、中卫市政协主席罗成虎建议,应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助推宁夏经济转型升级。
1月18日的「2017魅族Flyme合作伙伴颁奖礼」上,魅族Flyme为年度合作伙伴颁布了一些列重大奖项, Flyme平台研发部总经理李柯辰为大家展示了2017年Flyme平台业务在云能力、大数据能力、生态服务能力方面取得的硕果。
与会专家指出,纵览各国制定的大数据+发展战略,大多只强调了大数据与工业、制造业的融合,并未将大数据上升到与各行业全面融合发展的高度。而在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党的十九大上被重点提出,国家顶层指导为大数据及产业发展定下了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