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的深入发展,智能机器人作为世界经济与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预计到2025年,智能机器人产值将突破4.5万亿美元,在工业和服务领域使用先进机器人承担的工作量相当于7500万人,服务机器人将会创造5000亿美元的丰厚效益!所以,服务机器人将是未来智能机器人市场的主导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安防技术也一直在演进中,在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成为视频监控行业主要方向的当下,如何让产品更“智能”是当今安企的重要突破口。从2012年开始,行业内就已经开始围绕如何使产品、系统智能化展开探讨与研发,引发了一波技术潮流。
余晓晖在日前举办的2018年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上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电信企业在过去几年中率先使用大数据,他们本身就拥有很多数据,对数据也非常敏感,尤其互联网企业用大数据做精准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推送等,已经十分成熟。
2015年3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决定加快部署推进中国制造版的工业4.0计划。继而,达芬奇(Davinci)提出了“会议平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集合模式的中国制造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以新模式新方案助力制造企业应对新的工业革命挑战。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各国掀起变革浪潮,不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还是国内的“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的重大变革,“制造”正在向“智造”转变。
2017年新技术的数量一直很庞大的:云计算采用的速度比分析家预测的还要快,并因此带来了一些新的工具。人工智能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系列云原生技术已经实现,例如Kubernetes,无服务器和云数据库等等。
阿里系这边,旗下子公司支付宝被爆出在“年度账单”活动中,靠默认勾选套取用户数据;腾讯系也不消停,先是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公开质疑微信偷看用户聊天记录,几天后腾讯和广州市政度试推出的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又被指责“动机不纯”;撇开这两家,号称中国最大的内容平台的今日头条,被质疑利用手机麦克风获取用户数据隐私……
最近,IT行业专家在参加相关会议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主题,那就是虽然很多人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基于云计算的架构(混合云)以及所需要的云管理平台,但会议的报告表明,很多人都承认并没有密切关注全球数字数据量的巨大增长。
大数据时代开始于2001年,我是比较认可这一观点的。因为大数据这个词语被创造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2000年的时候第一次在学术论文上有人将它提出,在2003年的时候在FrancisX.Diebolt在《宏观经济测量和预测的大数据动态因子模型》一书中正式将大数据这个词语进行诠释和应用。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中国将加大力度支持新一代语音识别框架、口语化语音识别、智能对话、音视频融合、语音合成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并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开展推广应用。到2020年实现多场景下中文语音识别平均准确率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