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各种工业机器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焊接、装配、切割、分拣、搬运等机器人的出现,不仅通过“机器换人”解放了企业和行业的生产力,更推动了产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促进了行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的升级。
“生产线的地方没变,送料皮带也还在那里,但是原先的操作工人变成了我们的机器人,全流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太机器人”)总经理张兴华向记者介绍该公司打造的全球第一条咖啡机自动装配线,在人工减少超50%的同时提升产能超50%。
11月12-13日,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高科会主办的“OFweek2018(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在13日的“OFweek2018(第三届)人工智能产业大会AI技术专场”上,深兰科技董事长助理刘凤义博士带来了“人工智能服务民生”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深兰科技研究的三大领域,分别是自动驾驶和整车、智能机器人、生物智能。
可穿戴机器人是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领域。据市场研究机构BIS的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9600万美元(约合1076亿韩元)增长到2026年的46.5亿美元(约合5.21万亿韩元)。但是,由于机器人附带的各种设备非常沉重,经常会给用户身体带来不便,导致人体无法自然活动。
眼下,“机器换人”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主流趋势。而在变电运维工作中,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然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正持续加速向全国各地的变电站“进军”。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智能巡检机器人有望继续拓展其应用领域,从变电站走向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以科技的力量,助推行业变革大势。
Alphabet于2013年购买的日本着名机器人团队Schaft。Schaft以开发先进的双足机器人技术而闻名,起源于东京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工程师用金属骨骼,肌肉和肌腱建造生物启发的机器人腿。此举动表明Alphabet仍在继续削减其机器人开发计划。
在“冰丝带”的地面上,每隔几米就铺着一条延伸至场馆两头的钢索,等待着“编织天幕”。环桁架在本月底完整合龙后,158根钢索将被同时拉起,编织出屋面的马鞍形造型,它们也将被牢牢锁在环桁架上。李久林说,这是国内大型场馆第一次使用国产钢索,实现了高难度技术突破。
自2013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在为会话式人工智能铺平道路,并负责创建Howdy,这是第一个帮助安排会议的Slack商用机器人。除此之外,它还开发了Botkit,提供了GitHub上数十万开发人员使用的开发工具。
在3C自动化产业链中,机器人本体制造及其他自动化设备方面,我国企业都还有待发展。相较而言,中国企业的能力更侧重于系统集成,主要盈利也来自于系统集成领域。但系统集成商因其技术、人才与资金的三重掣肘想要发展壮大实属不易。
人、车、能源监控设备的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3D打印、虚拟与增强现实、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及其应用系统等智能制造支撑技术,让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满是“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