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则堪称为标志性的事件震惊动力电池行业,“四面来风”催生的生态圈风口正在形成,以建立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产业布局或就此拉开大幕,一场席卷动力电池行业的新模式正在诞生。
印度柴油电动多单位(DEMU)列车于7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这部1600马力的火车离开德里南部的Safdarjung车站,搭载了六个车厢,外表面铺设有光伏电池板,以满足清洁能源系统的电力需求。
据韩媒报道,韩国政府废除电动车电池慢速充电所需时间规定后,阻挡了中国比亚迪(BYD)电动汽车在韩销售的最大绊脚石或将被移除。
2017年以来工信部已累计发布5批新能源推荐车型目录,共包括157户企业的1782个车型。随着作为补贴基础的新能源推荐车型目录常态化,新能源汽车产销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通道。
“三伏天”已至,但动力电池产业却经历着产业爆发之后的首轮“寒潮”。产能门槛的设置,让那些曾被财政补贴冲昏头脑的企业可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未来走向。
近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势猛如虎,而作为其核心的动力电池市场更是自然也是增长迅猛,三年便激增至三倍多。
该公司发言人Chris Martin称,此次召回将包括在美国的115万辆2013-2016年款本田雅阁(Honda Accord)、及其他市场的近100万辆车,以更换车上的12伏电池传感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了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并制造出了模型。这种太阳能电池整合了多块电池,这些电池堆叠成能捕获太阳光谱几乎所有能量的单个设备,可将44.5%的直射太阳光转化为电力,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阳能电池,而目前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仅为25%。
据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大学(MIT)的研究人员与德国的同行们共同提出,若采用表面光滑的固态电解质(solid electrolyte),可防止有害的锂渗透(Li infiltration)现象出现,进而提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爆发式增长,但同时也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整体素质不强,甚至是骗补带来的阵痛。今年初,国家工信部部长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曾直言,虽然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我国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还需要大幅度提升,“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