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消息,美国爱依斯公司(AES)和德国西门子(Sim'en'sSiemens)宣布成立新合资企业Fluence,主营电池技术开发与销售,双方将分别持有新公司50%股份。两家公司称,双方合计部署或被授予了48个项目,电池储量为463兆瓦。
近日,澳大利亚一家名为能源复兴(Energy Renaissance)的公司宣布,将在达尔文建造全澳第一座锂离子电池工厂,生产可定制的锂离子电池来进行大容量能源储蓄。
当前,韩国三大动力电池制造商——LG化学、SK Innovation、三星SDI都积极在欧洲建立动力电池工厂。据悉,LG化学目前正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建设动力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明年末完工。近日,SK Innovation宣布,公司计划在欧洲建立一家电池工厂,为其大客户戴姆勒供货。另外,三星SDI位于匈牙利格德的动力电池工厂已于5月底竣工,计划明年正式投产。
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动力电池产业却依然蓬勃向上,无论在工业生产,还是在资本市场,优质的动力电池企业已然成为一颗亮眼的星星。2017年补贴的大幅退坡无疑给动力电池市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动力电池前期迅猛增长的市场效应也开始显现。而且不仅是产能过剩,甚至是优质产能也有可能出现过剩。
据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2017年7月7日报道,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基于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太阳能眼镜,可为眼镜上集成的微处理器提供电力支持。该太阳能眼镜是光伏移动应用的典型代表。
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最新调查显示,上半年受到钴金属价格创下五年来新高带动,电池芯价格上扬15%~25%,而下半年随着动力电池的需求旺季到来,即使钴金属价格将走稳,预期第三季电池芯仍有机会出现一成的涨幅,而且将有望延续到第四季。
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与德国著名汽车研究机构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全球七大主要汽车国家电动汽车竞争格局在技术、行业、市场三项指标上进行了详细分析。
近日,《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以下简称《拆解规范》)以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以下简称《余能检测》)国家标准宣贯会正式举行。随着宣贯会的推进,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有望得到部分解决。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面对百万辆的保有量,未来车用电池回收已经成为了新能源车行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而国家层面也在抓紧补齐短板,通过一系列政策来破解新能源撤推广中的难题。《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以下简称“拆解规范”)以及《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以及简称“余能检测”)国家标准宣贯会近日举行。这意味着,国内新能源电池回收将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