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来自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和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学家,通过使用普通电子设备,制造出了比传统超快激光脉冲快100倍的光电激光器。这一进展可以将超快激光科学的优势扩展到新的应用,例如实时生物材料成像等。
数据显示,国内通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120亿,且每年保持20%的增速。但是,99.87%的国内市场被国外厂商占据。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对该器件的认知率虽然超过95%以上,由于价格昂贵、适配困难等原因,实际使用率尚不足10%。
据悉,南京大学科研团队试图将组合电解液的策略应用于海水提取金属锂技术中,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及反复试验,提出一种以太负能为驱动能,基于组合电解液思路和离子选择性固体薄膜的恒流电解技术,首次使用锂离子选择性透过膜,直接得到了金属锂单质,成功实现“海水提锂”。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加拿大激光雷达(LiDAR)开发商LeddarTech历经十余年研发出了创新的固态LiDAR传感专利技术——Leddar,独特地整合了先进的光波数字信号处理和软件算法,实现了固态LiDAR传感器的量产,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如今,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且正推动诸多行业的变革。在这过程中,建筑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联系也愈发密切,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得到了深入推进。
“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9月17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初八。热烈祝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科大讯飞创始人、董事长刘庆峰用一段语音合成的新闻联播来开启他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演讲。
继今年6月中南大学赖延清教授团队在锂硫电池高安全、高比能与长寿命难以协同问题上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锂硫电池技术研发又接连传来捷报。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在黏土矿物超亲电解液锂电池隔膜研究、影响锂硫电池化学动力性能主要因素研究上均获得重大进展,对推动锂硫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又迈进了关键一步。
虽然目前我国在电动汽车技术上还有不少落后的地方,但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只要国内企业有迎头赶上的决心,有研发创新的行动,再加上有政府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有我国潜力巨大的市场作为依托,用不了太久,“超越”就有望成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概念越来越火热,智能锁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更是吸引了海尔、中兴、小米、360、飞利浦等各行业巨头的加入。而在这些巨头的加入下,也进一步促进了智能锁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