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度类似,在印尼,大多数企业认为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仍是其当前最迫切的步骤。而事实也恰好表明,印尼的数字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集云计算、数据驱动、移动以及智能安防的大环境。
近年来,云计算凭借其灵活配置、资源利用率高和节省成本的优势,正逐渐颠覆传统IT行业的部署模式。2018年是中国云计算产业的拐点,政策+产业+资本共振,云计算产业需求进入加速增长期,云计算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得到进一步上升,对于后市,各大机构也纷纷表示看好。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伴随着社交媒体、电商、健康医疗、智能交通、电信运营、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大数据的产生,大数据分析技术和应用研究使大数据呈现出不可限量的经济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潮,对此各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并不断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在举行的“2018年边缘计算技术峰会”上,针对MEC产业未来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技术与产品研发进度;二是加大应用示范推进力度;三是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工厂的管理者们非常重视质量,也认同“质量是工厂的生命”,可是他们宁愿在销售上,投入更多的销售人员去卖产品,更多的技术人员做设计和开发,更多的生产人员把产品做出来,甚至投入很多的财务人员把产品的成本、采购的价格、销售的利润计算清楚。唯独忽视的是对于质量的投入。
作为一个示例,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及理论模型分析,研究了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LiCs2PO4,发现其倍频效应的主要来源是金属中心离子基团CsO6以及LiO4,而不是传统认为的非金属中心基团PO4。研究表明占据态的O-2p与Cs-5p轨道以及非占据态的Cs-5d以及Li-2p轨道均对倍频效应有着重要贡献。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数据。而大多数数据都掌握在巨头手中。这意味着创业公司没有任何胜出的机会吗?在区块链诞生之前,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区块链诞生之后,创业公司有机会通过数据交易市场、通过token激励体系,通过加密经济学的方式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实现用户和创业公司双赢的局面。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才刚刚开始,但未来会激发出很多创新,最终为创业公司打开一条通往人工智能的全新路径。
北京7386工程,被视为中国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源项目。源自1973年8月6日,时任第四电子机械工业部部长的王铮,给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吴德写信,“要将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到交通管制和车辆调度上去。”,自此中国城市交通自动控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从1975年Pulsar计算器手表带来可穿戴设备概念开始,到2012年谷歌google glasses问世,可穿戴设备开始大行其道,苹果的Apple Watch,Maxim的智能T-shirt,Google和三星也布局其中,行业迅速爆发,于是人们也开始期待这类产品可以带来更多科幻电影中才有的未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