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布斯杂志报道,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上周五接受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并向记者盖尔·金(Gayle King)展示了该公司的Model 3工厂。马斯克提及许多Model 3的生产问题,同时预期该公司将在截至6月末的第二季度生产3万至4万辆汽车,尽管其第一季度只生产9766辆Model 3。
郑刚作为天使投资人,曾因投资陌陌一战成名,而后又投资了锤子科技、映客等诸多项目。2018年,郑刚不再只做投资,还以创业者身份亲自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创业,创办英文名为Neuron的一家汽车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兼CEO。
一个小机器人“哼”着清脆的轻音乐从现场的工人边上“轻巧”地擦身而过,顺利地把几样汽车配件运送到了下一个工位。这并非著名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描绘的未来场景,而是2017年12月第一财经记者实地探访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大众工厂车间时所见到的基于工业4.0的现实生产方式,在这里,从大众途锐、奥迪A8直到保时捷卡宴的生产,都有机器人的身影参与其间。
传统车企加大投入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使得新造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将不复存在。此外,新造车企业在财力、物力、技术实力等各方面较传统车企都有较大的差距,新造车企业将逐渐被边缘化,而政府一直期待的新造车企业发挥的“鲶鱼效应”也很难实现。
据《福布斯》网站报道,劳斯莱斯和谷歌达成新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开发更智能和具有自学能力的船舶。这意味着劳斯莱斯距离实现其完全无人驾驶轮船2020年下水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戴森创始人James Dyson通过邮件向全球员工宣布,戴森开始研发电动车,并计划在2020年上市。对于这项新事业,他承诺将投资20亿英镑。戴森的微信公众账号公布了这封邮件。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行业内外的“香饽饽”,各巨头纷纷开始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欲从中分得一杯羹。这不,近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添一名新成员——协鑫。据悉,8月12日,协鑫与捷汽车研发及整车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高新区举行。
据外媒报道,近日有内部人士对外透露苹果正在与中国的动力电池厂商合作进行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苹果内部之前已经暂时搁置了电动汽车的研发,不过现在他们似乎已经再次开始进行相关部件的研发。当然消息人士也提到,苹果认为这次研发并不需要着急推进。
在种种疯狂的背后,我们也不禁有了新的疑惑,董明珠此前坚决以个人名义力挺“银隆”,究竟是“玩资本”还是真造车?
未来十年不到,中国新能源造车就迎来运动式发展,汉能、中兴、乐视……纷纷加入造新能源车的行列中,而当前,产能已经过剩。这注定是一场风险极大的造车赌博,谁将为此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