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中占比的上升,而锂钴等原材料供给不平衡的加剧,给动力电池降低单位成本造成极大压力。业界专家认为,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速,竞争、补贴减少甚至取消将导致价格下滑明显。原材料价格坚挺将影响电池企业毛利率,预计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将由目前的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
4月16日,Cobalt 27公司首席执行官Anthony Milewski在北京接受采访时指出,来自中国的数家汽车和电池制造商接洽Cobalt 27,希望就长期合作关系和供应合同进行谈判。在接下来的三天里,Milewski在中国不同城市有至少17个谈判会议。但是,Milewski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哪些公司。
钴金属价格在2018年持续走高,相比第一季度初期的52万元/吨,4月份上涨幅度超过20%,虽然,原材料上涨除了受到短期的资本炒作影响,但是,整体产业供应分布过于集中,将推升价格在中长期持续上扬。对于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势必要开始逐季反映材料成本,这同时也考验电池产业能否尽早调整,降低对于钴金属的依赖。
上周,LME钴价从9年高点回落至8万美元/吨以下,这是自1月中旬以来的首次。但仍较去年3月均价上涨了64%。电池材料市场的狂热虽然有些消减,但仍是个可谓如火如荼的行业。
LG化学将提供一款基于镍钴锰(NMC)化学产品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专门应用于印度市场。这类电池将部署在马恒达电动汽车及双龙电动汽车上。LG化学还将为马恒达电动汽车公司(Mahindra Electric)设计锂离子电池模块,并创建电池组,应用于马恒达集团及其它客户的产品当中。
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最新调查显示,上半年受到钴金属价格创下五年来新高带动,电池芯价格上扬15%~25%,而下半年随着动力电池的需求旺季到来,即使钴金属价格将走稳,预期第三季电池芯仍有机会出现一成的涨幅,而且将有望延续到第四季。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风波此起彼伏,在钴价疯狂飙涨之后,随着钛酸锂电池加码对高端钛白粉的需求量逐年翻番,钛白粉价格持续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