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赴企业调研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他强调,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我市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指向,加大推进力度,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提振实体经济,保持全市经济发展“增长中高速、质效中高端”的良好态势。
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当智能制造不约而同地成为世界大国开启制造业发展新时代的战略选择时,我国也将智能制造当作培育新经济增长动力的主攻方向,并因此获得了与发达国家大体同步的发展新机遇新空间。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物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战略,推动了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组织召开了“中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
“在德国进行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在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实施有很多的共通性。”世界智能制造合作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会上,德国电工委员会(DKE)主席罗兰德·本特在介绍德国工业4.0时说道。
为了学习德国制造业的先进经验,加快区域转型升级,11月初,宝安区成立了宝安中德(欧)产业发展合作联盟,加快创建“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的先行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记者从宝安区职业训练局获悉,宝安中德(欧)产业发展合作联盟的重要项目之一——首期中德产业合作总裁班即将于12月10日启程奔赴德国,开展中德产业合作和考察交流。
“各位专家,是否同意成都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组组长朱高峰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云投行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方文格表示:“世界存储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应当紧跟潮流。第四代存储时代已经到来,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战略上,发展PCM是中国存储弯道超车的最佳机会。”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导下,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光通信产业掀起一股智能制造热潮,光纤、光缆领军企业正在借助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在中国政府去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智能制造被确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随后,中国确定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涵盖38个行业,希望以此带动中国整体的智能化生产水平。
中德合作研发的工业4.0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德国SAP公司联合研制的工业4.0智能制造生产线,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为15项领先科技成果之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