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 心部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产业也呈现出 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动力电池产业生态链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有很多的事件值得思考、总结,在有人论断全面电动化时代将要到来,却有人主动放弃动力电池这一巨大市场蛋糕的反差下,动力电池前景究竟如何,放弃缘由究竟为何不可不察。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退补、地方补贴的取消,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开始减少,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开始由升转跌,并步入“寒冬”。
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而动力电池又是加速这一变革到来的基石和命脉。为了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全球动力电池厂商们早已开启了谋篇布局。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涉及不同的环节,从锂电池材料到电芯再到电池系统、动力子系统、电动汽车,最终要呈现给消费者的必须是一辆安全的电动汽车。”
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猛狮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金都工业园区,主要生产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动力锂离子电池,是猛狮科技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基础。
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已于今年7月取消,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动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将于2020年完全退坡,LG化学、SKI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在江苏等地建厂的消息也已浮出水面。
从各上市企业2018年一季报的情况来看,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已经显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且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剧。本次统计的39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为亏损状态,有14家企业净利润为同比减少的状态,可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而在即将公布的2018半年报当中,各企业的经营状态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且看且期待。
在日前闭幕的2018CIBF(深圳)展览会上,猛狮科技董事长陈乐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猛狮科技产业链布局的核心是动力电池,21700电池现在已经在小批量生产,大概年底左右可以投产,产能3GWh。最终在2020年实现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的目标。”
“三伏天”已至,但动力电池产业却经历着产业爆发之后的首轮“寒潮”。产能门槛的设置,让那些曾被财政补贴冲昏头脑的企业可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