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丰田和大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比自主车企起步慢,但被认为有望后发制人。丰田与大众的较量不断升级,战火逐渐从传统燃油车往新能源汽车领域转移,在中国火拼新地盘。
受北方港口动力煤持续下滑的影响,产地贸易商发运积极性较差,煤矿库存增多,价格下行压力大,部分矿本周价格下调5-10元/吨。 8月7日国家煤矿安监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煤矿开始安全大检查,时间为2019年8月下旬至9月底,后续还需多关注此次安检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按一座铁塔使用一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来粗略估算,其195.4万个铁塔就能消化全国现有新能源汽车75%的退役电池。按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至2018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
随着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高峰期”不断逼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正从设想变成一个个实际项目。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技术方案、商业模式、产业体系也不断从无到有,不断成熟。
未来,电池市场将对其产品的密度、能量和安全有着更为苛刻的标准,技术不达标的企业势必会被淘汰,最后留下的企业也一定会是在技术和研发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
2016年动力电池企业数量155家,截止2018年底,有实际装机量的企业还有99家,2019年上半年已经降至59家,中小玩家基本已被淘汰殆尽。被冠上“二线”的title,厂商们肯定是排斥的。比title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3-10名的动力电池厂商排位赛争夺异常激烈。想要保住刺目的“二线”字眼,也并非易事。
近日,有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用户和员工向记者反映,目前包括广州、深圳、成都、沈阳等多地均出现国能电池售后维修中断的情况。同时,北京公司已拖欠员工薪资达半年之久,拖欠金额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北京公司有接近50名员工于7月15日联合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赔付劳动报酬、报销因公垫付的钱款。
回顾2018年,随着政策的逐步退出以及转向,市场资金选择有所偏好不盲从,外资企业也在政策转向之际进军中国市场在这些背景下,电池企业承受不住资金压力,倒闭潮涌现;与电池企业倒闭潮相应的,是高企的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以及动力电池的报废潮。 2018年,行业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额度高镍三元,但在过程中,安全性应该放在第一位。
随着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战略规划持续加码、扶持信号愈加清晰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创新中一步一步壮大,甚至成为车市“寒冬”中的一抹阳光。截至2018年11月,我国已经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80万辆左右,未来的前景更为业界看好。不过,随着推广时间及推广量的增长,动力电池衰减以及随之而来的维护、置换、回收利用问题,也逐渐成为有关部门、行业及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合作与扩张,成为近期动力电池企业的关键词。12月20日,吉利汽车与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提升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前,宁德时代已先后牵手上汽、东风和广汽3家车企,成立合资电池企业。目前,与宁德时代合作的车企超过30家,其中包括宝马、奔驰、吉利、长安等几乎所有主流汽车品牌。同时,宁德时代最近半年内先后两次扩建生产基地,投资金额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