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三连降。继7月、8月后,我国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同比大幅下滑34.2%,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万辆。
还在为新能源补贴“腰斩”而苦恼的车企,终于将迎来一份“厚礼”。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共有207409辆新能源车通过审核,将能拿到总计220.27亿元的新能源补贴。
各大新能源车企将会陆续收到相关补贴,但也要开始考虑“后补贴时代”的生存之道。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下称“公示”),公示内容显示,在企业申报补贴的236881辆新能源汽车中,有207409辆新能源车通过审核,将下发总计220.27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补贴通过率约为87.6%,与2016年度相比略有下降,这与在补贴过程中提高审核标准有一定关系。
新能源政策退坡,7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首现负增长,但并没有阻挡外资品牌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跑马圈地”。继丰田汽车与比亚迪官宣,宣布战略合作,共同探讨纯电动车及动力电池开发之后,大众也毫不示弱,外媒传出其也正在酝酿布局新能源上游电池领域的新动作。
近日,全球多家企业对印度一项投资额约50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94.8亿元)的锂电池工厂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其中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业内知名企业。报道称,下一阶段,印度政府有意将印度打造成一个全球电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中心,这无疑将会吸引全球优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和布局。
从动力电池的种类来看,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堪称是绝对的主力,长期在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中占据着超高的份额。以2018年为例,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之和占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97.18%。这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市占率基本可用此消彼长来形容,自2015年以来两者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过。
除了万向一二三之外,包括清陶能源、辉能科技、赣锋锂业、卫蓝新能源、珈伟股份等中国锂电池企业正在建设固态电池产线甚至已经投产,迈出了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步伐。 固态电池作为最有希望的下一代动力电池候选者,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意图率先实现商业化抢占市场先机。
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而动力电池又是加速这一变革到来的基石和命脉。为了在动力电池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全球动力电池厂商们早已开启了谋篇布局。
充电难是不少新能源车主在买车后遇到的首要问题。会上,奇瑞新能源公司电控及架构部部长沙文瀚就分享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新能源车从业者的手机中基本上都装有几十个充电桩APP,有一次我连续根据好几个软件的提示去找充电桩,但都没有充上电,有的是被燃油车占用,有的是已经损坏。”沙文瀚说,虽然最后在一个大型商场的停车场中找到了可使用的充电区,却缴纳了每小时10块钱的停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