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锣、打架子鼓、弹电子琴……一踏入展区,一组机器人乐队的演奏会便吸引观众的目光,《歌唱祖国》的乐曲声飘扬。有意思的是,这16位机器人可不是专门为演奏乐器而生的,而是原本在智能生产线上制造空调的工业机器人。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工人”变成了“艺术家”,组成了这支工业机器人乐队。
近几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以及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加速发展,不少细分领域都孕育着新机遇,工业机器人就是其中相对热门的一大领域。据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套,同比增长31%,远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了5倍多,从2013年以后,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全国15家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我市江苏长虹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苏北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机器人智能装备行业包括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针对机器人实际应用的系统集成方案。目前机器人智能装备的制造厂商以美日欧企业为主,其中美国的优势在系统集成方案、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
众所周知,1960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买下美国机器人发明者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的专利,生产出了第一批工业用途的机器人,称为优尼曼特(Unimate);而后,“工业机器人”(Industrial Robot)一词更是由美国“金属市场报”于同一年命名提出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人类创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后,工业机器人就显示出它极大的生命力,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进程不断加深,“机器换人”的趋势愈演愈烈,虽然国内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重工业的自动化改造进展顺利,但像食品、小家电、3C电子配件这类的轻型制造业,生产规模分散,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且存在大量的人工劳动。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内大量小规模的轻型制造业需要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
近年来,3C电子产业发展迅速,带动3C电子产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这一市场不仅引来国外企业的周密布防,也让国内众多自动化企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由于中国3C产业链较为齐全,加工工业发达,且普遍面临人力成本上升的难题,工业机器人应用逐渐替代了人工操作,市场增量潜力巨大,因此成为了企业竞相角逐的行业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不断引起发达国家的关注与重视,发达国家纷纷设立智能制造研究项目基金及实验基地,以期在研究及实践中取得长足进步,进而改变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
近年来,受自动化趋势和人口红利消失影响,我国工业机器人迎来迅猛发展,从2013年开始,我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需求市场。期间,各大国外企业争相来华建厂,优秀技术人才带来先进机器人技术,国内企业在经历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国产机器人品牌渐有崛起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