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燃料电池板块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第三季度报告。其中,潍柴动力净利润达70.6亿,领跑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
在光伏行业逐渐去补贴化的背景下,明年或许是光伏有补贴的最后一年。许多光伏人开始积极转型,寻找出路。同为新能源产业之一,“氢能”今年可谓是十分红火,在新能源各行业补贴普遍退坡的情况下,氢能保持着补贴力度的持续不变。
10月20日,阳光电源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合肥签订制氢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高级副总裁赵为、战略副总裁解小勇,大连化物所副所长蔡睿、燃料电池研究部部长邵志刚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2019年10月15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共79个项目将获立项资助,其中6个项目涉及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1项油氢合建站方向、2项加氢机方向以及3项燃料电池车方向。
“近年来,全球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创新热度不断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逐步进入市场导入期。”不久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对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态势作出了如上判断。
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品各项关键指标与我国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具备较强竞争力,但额定功率与质量功率密度较国际领先厂商仍存在一定差距。
氢燃料电池汽车尚未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产业链更不完备,不应大干快上。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位于广东佛山南海的总投资120亿元的“长江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下称“长江项目”),将在2019年实现投产。
在2015年巴黎举行的COP21会议上,195个国家同意将全球变暖保持在工业前水平2摄氏度以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即使人口增长超过20亿,到2050年,世界仍需要将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减少60%。这需要我们的能源系统发生巨大变化:能源效率的大幅提高,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载体的过渡,以及工业捕获、储存或再利用剩余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的提高。
7月29日晚间,美锦能源发布公告,该公司已与嘉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协议,约定双方合作开展嘉兴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氢燃料汽车示范运营平台,涉及加氢站建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