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0辆氢能源车为混动版(同时配置了燃料电池和电池)范胡尔Van Hool A330,该款车型配置了双轴,全长为12米。此外,该批次车辆还配备了巴拉德动力系统(Ballard Power Systems)系列的最新款FCvelocity-HD85 85 kW燃料电池模块及210kW西门子PEM牵引电动机。
在日前的美国制冷展(AHR)期间,华意压缩巴塞罗那公司展示了采用碳氢制冷剂的压缩机产品。“我们很看好美国市场,这里有很多机会,尤其是天然制冷剂,”该公司销售总监Pedro Olalla表示,“一些客户已经在采用,而且很多客户正在考虑采用天然制冷剂。”
1月5日午间,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大同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山西省大同市投资建设雄韬氢能大同产业园项目,投资金额不少于人民币30亿元;公司拟与湖北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在园区投资建设电池绿色环保回收再利用项目等相关事项达成合作共识,公司承诺取得项目用地后2年内投资10亿元人民币。
据悉,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初期和纯电动汽车一样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尴尬境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加氢站数量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大障碍。然而,加氢站数量少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等。
根据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如果大规模部署,到2050年氢能可能占总能源消耗的1/5。相比当前水平,这预计使每年碳排放减少约60亿吨。
由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催生的另一个热点——氢燃料电池汽车(FCEV)正在快速切入汽车业视野。这种曾被认为是属于下一个汽车时代的技术,如今被认为已经迎来了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时间节点。
水的电解过程是用电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那么,反过来,氧气和氢气发生反应就有可能逆转电解过程而产生电,这便是关于氢燃料电池的最基本构想。1839年,欧洲科学家William R.Grove爵士将这一构想付诸实验,发明了世界公认的第一个燃料电池。
由企业组成的联合财团计划实施所谓的全球第一氢气供应链示范项目,这是日本成为“氢能社会”目标的一部分。该财团在日前的一份声明中称,这项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旨在从2020年起进口超级清洁能源资源。
新能源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各大车企未来车型的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不过由什么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称霸”未来世界,这还不太好说。现在发展势头比较猛的有氢燃料电池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两类。
25日,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吉林长春在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上表示,氢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等特点,在未来车用能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