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指出,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要求的提高,节能减排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汽车和内燃机产业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必须冷静分析,将当前挑战转换为发展机遇。
2017年,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动力电池各企业走过年初的业绩下滑,度过了扩产“热潮”,又即将迎来新一轮补贴“忐忑”期。
近年来,中国储能电池产业飞速发展。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中建三局近日中标全球规模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国家示范项目一期工程。
从2015年底开始,受累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丑闻的不断爆出,补贴发放等相关政策受到影响,进而使得整个行业进入观望期,市场进入短暂的蛰伏阶段不过,2017年上半年以来,随着调查的结束、“双积分”制度的推出,以及燃油车禁售政策研究提上日程,锂电池行业迅速回暖,再加上《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等政策的落地,给未来带来了良好的预期,产业发展有望再次井喷。而在此阶段,特种纸业公司凯恩股份,敏锐地察觉到了稍纵即逝的窗口期,迅速通过产业并购的形式,试图拿下锂电池新秀卓能股份的全部股份。
近期,关于特斯拉将在上海自贸区建造工厂的传闻甚嚣尘上,各大媒体也对此争相报道。随后特斯拉也出面辟谣,声称建厂一事还在商讨中,预计在年底将会有具体结果。关于在中国建厂的传闻,其实特斯拉已经辟谣过多次,但每次传闻还是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这足以见得市场对于电动汽车的关注程度。
有制可依是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锂离子电池发展已近三十年,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反观近年,锂电池安全事故频发、数次登上头条的新闻,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更是令消费者以及业内人士信任度大幅降低。
我国电池产业预测2020年中国电池产业全球占比将超70%,中国或将主宰全球电池产业。在此背景下,中国电车企业正在形成以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为代表的电池垄断势力。
7月29日,大连智云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了前来公司调研的机构人员,回答了相关提问。公司认为,未来锂电整线集成是锂电池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供不应求的行业趋势下厂商格局会变化,厂家数量越来越少,单体的规模会呈几何级增长。
“三伏天”已至,但动力电池产业却经历着产业爆发之后的首轮“寒潮”。产能门槛的设置,让那些曾被财政补贴冲昏头脑的企业可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