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70万辆。据业内研究机构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迎来“报废潮”,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报废量将达32.2Gwh,约50万吨,到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101Gwh,约116万吨。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已是迫在眉睫!
近两年,在国家政策层面引导、企业携手力推、产品技术研发初见成效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约为800万辆;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量的40%,约为1500万辆。
据了解,合肥发布《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大力发展“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业务,建成较为完善的公众绿色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包括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出租(网约)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地铁等公众绿色出行全覆盖。
“到2022年,‘擎天柱计划’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建成3000座光储换电站。”近日,在2017新能源汽车生态大会上,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张勇宣布实施“擎天柱计划”。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12月28日,北京市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至此,全国已有107个城市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直在新能源路上孜孜不倦的力帆股份迎来了重大突破。公司12月15日晚间宣布,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快键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未来的四年内,重庆快键将向公司采购力帆牌LF5028纯电动物流车在内的新能源车辆,原则上累计数量不低于一万辆。据悉,这是力帆新能源汽车迄今最大一笔订单。
从江西政府网获悉,今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下,江西省锂电上下游企业均实现高速增长,新项目层出不穷。预计1—9月,全省锂电产业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约40%;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约44%。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着力点都集中在电动汽车上,却忽略了对充电设施发展的支持,因此导致大部分电动汽车发展较快的地区,充电桩的建设不能及时跟上,出现“有车无桩”的现象。
从2015年底开始,受累于新能源汽车骗补丑闻的不断爆出,补贴发放等相关政策受到影响,进而使得整个行业进入观望期,市场进入短暂的蛰伏阶段不过,2017年上半年以来,随着调查的结束、“双积分”制度的推出,以及燃油车禁售政策研究提上日程,锂电池行业迅速回暖,再加上《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等政策的落地,给未来带来了良好的预期,产业发展有望再次井喷。而在此阶段,特种纸业公司凯恩股份,敏锐地察觉到了稍纵即逝的窗口期,迅速通过产业并购的形式,试图拿下锂电池新秀卓能股份的全部股份。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不论是亟待转型的传统车企,还是资本加持的行业新军,大家都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寄望能够成为行业翘楚。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大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生产企业就超过50家。在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同时,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却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