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8月28日报道称,围绕电动汽车(EV)的快速充电器,中国和日本的行业团体28日签署了着手共同开发新一代规格的备忘录。技术能力高的日本与拥有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中国力争统一规格,未来掌握全球标准。
报告中认为,全球汽车销售的增长是一个关键驱动因素,预计将影响全球线束市场的增长。线束广泛用于各种连接的汽车设备中。汽车领域的线束实现了车辆中所有部件之间的能量传输和通信。
如何求解?9月17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启用了一个微电网。这个微电网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与星星充电合作开发,同时也是一个“风光气储充”一体化综合试验示范平台。试验示范的目的,就是求解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的难题。其基本逻辑是,一方面充分利用“风光气”等清洁发电资源,形成微电网,避免大幅增加大电网负荷;另一方面提高系统效率,避免电能损耗。
近期举行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GCAS)上,主要零排放车辆基础设施公告中,两家最大的公司已经做出了最大的承诺,即到2025年将为全球部署350多万个新充电器。充电点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
虽然目前我国在电动汽车技术上还有不少落后的地方,但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只要国内企业有迎头赶上的决心,有研发创新的行动,再加上有政府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有我国潜力巨大的市场作为依托,用不了太久,“超越”就有望成为现实。
9月12日报道据汽车新闻网站Electrek报道,日前,大众证实其首座电动汽车工厂年产能到2020年将达到10万辆,与集团总产量相比,电动汽车产量虽然不多,但这足以印证大众集团电动化努力正在快速推进。
市场分析师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未来五年期间,锂离子电池部署将增长超过八倍,从2017年的2吉瓦时增长到2022年的18吉瓦时。以新增容量计算,美国将保持其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其次是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由早期电池项目,市场改革和储存任务支持。分析师称,由于集中政策,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将经历快速发展。
近日,印度最大的天然气营销商GAIL(印度)有限公司表示,已寻求股东批准修改该公司的章程,以投资核心业务领域和非核心领域的创业公司。据报道,除了投资创业公司外,GAIL还寻求批准建设太阳能发电厂并为电动汽车建立电池充电站,以将其产品组合多样化,超越天然气和石化产品。
据外媒报道,许多人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可能最终超越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传统汽车制造大国,但在电池领域没有任何技术突破的情况下,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储能及电动汽车对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美国企业考虑在内华达州和其他地区开设锂矿,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增加美国的锂产量,增幅为2到3倍。目前,在美国只有一个锂矿运营,内华达州的Silver Peak工厂由Albemarle拥有,Albemarle的生产能力为5500吨/年。